母亲,母校,每每念及这两个词语,内心一丝温暖的情愫便油然而生。
与山大熟知之前,我们是来自天南海北的陌生人;但是当我们步入山大校门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山大人”。
在山东这片沉稳厚重的热土上,一百一十余年来,山东大学培育出的莘莘学子,他们怀着理想踏入大学校园,又带着对未来的希望奔赴大江南北,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让山大精神在全国各地生根、成长。
在山东大学百廿华诞来临之际,我们有幸与学院刘书记、朱书记、薛主任、扈老师组成寻访团队前往兰州与西安,拜访两地的优秀校友,去聆听他们的声音,记录他们的故事。这既是为了给学校献礼,也是为了给后辈学子们树立学习的榜样。
莘莘学子心,依依山大情。寻访优秀校友的第一站,我们看望了1953级历史专业的李蔚校友。李蔚校友虽已耄耋之年,但精神矍铄,十分健谈。短短一小时的访谈,李蔚校友给我们讲述了山东大学历史系“八马同槽”的学术盛况,以及他在山大的学习经历和他做学问的方法,言语幽默,意涵丰富。李蔚校友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山东大学浓厚的学习和研究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陶冶着他的治学精神。李蔚校友于1957年跟随赵俪生先生来到兰州大学,此后一直在兰州大学历史系任教。由于教学成绩突出,他与刘光华、齐陈俊两位先生共同被誉为兰州大学历史系的“三驾马车”。通过和李蔚校友的交谈,我们感受到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师德风范。印象尤为深刻的是李蔚校友的治学精神,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无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做学问。顺境的时候,潜下心来阅读文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逆境的时候,更不能放弃学术,仍然要坚持学习和研究。”李蔚校友以赵俪生先生在逆境中仍然坚持写文章、做学问的事迹来勉励自己,当自己处于人生低谷时,也要保持读书和治学的本心。正是因为坚持着这样一份治学精神,李蔚校友才能在学术上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成为西夏史研究的大家。而这种精神,更值得我辈年轻学子传承发扬,学会抛弃浮躁、专心学术、静心研究。在治学方法上,李蔚校友掷地有声的话语也给予我们很大启发。李蔚校友讲道:“做学问一定要有思辨思维,要开动脑子想出新意,不能人云亦云,搜集的史料再多,如果不会思考,不会发现新问题,那也是白费功夫。”李蔚校友这种治学精神和治学方法令我们钦佩不已,启迪我们做学问一定要保持独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在学术路上耐得住寂寞,在奋斗路上守得住初心。
初见赵光国校友,他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内敛与含蓄,但是在相处的过程中,我们慢慢体会到赵光国校友的阳光和开朗,他可以幽默地讲述自己在考古发掘中经历的逸闻趣事,也可以沉稳地将自己的学术观点娓娓道来。在谈论到恩师栾丰实教授时,赵光国校友思绪万千,在栾老师门下学习时所经历的事情,桩桩件件,他都记在心上。他提到曾经因没有办好栾老师嘱咐的一件事情而内疚在心,久久不能释怀,并因此时时刻刻警醒自己要更加认真细心地做事。此外,赵光国校友还给我们分享了一次难忘的考古调研经历,那场调研中栾老师“以身作则”,不顾自身安危在悬崖边拍照调查,给学生们树立了优秀的学习榜样。栾老师追求学问的精神、认真研学的品质不仅使赵光国校友久久不能忘怀,激励着他成长进步,也使我们颇受震动,深受启发。如今虽已毕业多年,但是他每年都会去看望恩师,这种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既让我们感动,也让我们敬佩。谈及现在的母校变化时,赵光国校友用“新”字概括了自己的感受:“无论是设施还是学子,以及整体的教学风貌,都是新的”。赵光国校友用他的一言一行告诉我们,对母校的爱,只会随着时间的变迁日益沉淀,不用万语千言,但久久萦绕在心间。
缘起历史,助力电影。电影来源于人类的生活,它像一面丰富多彩的镜子,折射出我们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点点滴滴,无论表达内容抑或是表现形式,它总能承载起我们的历史和文化。单子孝校友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但是工作后辗转来到陕西省委电影处,进入电影行业十年来,他从未为电影剧本挥毫泼墨,也没有登上过光鲜亮丽的电影荧屏,但是却默默在台前幕后为电影的创作宣传扫清障碍,为中国电影文化走向世界贡献力量。作为“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发起者和创办者,单子孝校友搭建起了丝绸沿线国家文化交流的桥梁和平台,而电影节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对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崇敬和自信。“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工作在西安的单子孝校友在讲述中国丝路文化和汉唐文化时信手拈来,从西域建通到汉唐盛象,跟随他的话语,我们仿佛也能看到阵阵驼铃的丝路足迹。从单子孝校友身上我们认识到,历史的门生应该是文化自信最为狂热的信徒,因为我们根植于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底蕴,肩负着中国未来历史传承的文化责任,需要从历史中汲取精华,通过转化和创造,与当代文明结合起来,走出自己的道路,为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铺平道路。
千磨万击,长风破浪。“不经历三升三伏的人生不能称作一生,缺乏坚定信念的人无法走出低谷,所有的成功都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这是韩鑫海校友说过的话中,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寄语。初次见到韩鑫海校友,他的身上没有成功创业者不怒自威的强大气场,反而更像一个喜欢收藏的艺术家,不显山不露水,深藏若虚而又彬彬有礼。韩鑫海校友从山大毕业以后,起初被分配到了政府部门当秘书,后来对旧家具产生了兴趣,走上了家具设计、民俗发展的创业之路。韩鑫海校友在谈起自己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时,看似云淡风轻,但是我们能够感受到这是一段饱尝心酸和苦楚的历程。尽管创业之路布满机遇,但更多的人败给了路上的荆棘,选择了放弃。只有面对人生低谷、千磨万击还能“不坠青云之志”的人,才能将逆境变为成功的跳板,实现“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目标。对于每一个追求成功的人来说,经受住千磨万击才能长风破浪,确立明确的目标才能掌握航向,拥有坚定的信念才能绝处逢生,保持强大的执行力才能有条不紊地前进。
从一开始不知道考古为何物,到专情于考古。王自力校友身上不仅体现出了实事求是、扎实求真、吃苦耐劳的山大人精神,同时也富有考古人所散发的艺术灵感和学术洞察力。王自力校友始终怀有一份对历史和考古的情怀,常年走在田野考古的第一线,考古工地实践和遗址管理保护经验丰富,阿房宫遗址、汉长安城遗址……这一切都像一枚枚勋功章点缀着他的考古人生。王自力校友在谈到唐金乡县主墓发掘情况的时候,着重向我们介绍了在此出土的150多件陶俑,在他生动形象的描述下,我们似乎看到那些展现盛唐气象的彩色陶俑正缓缓地向我们走来,有露髻驰骋的骑马女俑、戴胡帽穿胡服的骑马伎乐女俑,还有架鹰抱犬、带豹驮鹿的骑马狩猎俑和骑马鼓吹仪仗俑等等。十年磨一剑,在唐金乡县主墓考古发掘结束十年后,王自力校友出版了书籍《唐金乡县主墓》。王自力校友讲述到,考古发掘刚结束时,他对挖掘出来的文物的价值并没有清楚的认识,后来通过一点点地积累和学习才发现了这些彩色陶俑的重要性。从细小处发现问题,仔细考证,坚韧刻苦,终成就了《唐金乡县主墓》。
饮水思源,感恩母校。感谢在历史文化学院学习时,老师们的谆谆教导,也感谢同窗好友的帮助与陪伴。母校是自己青春奋斗的活力见证,见证着自己从一个懵懂少年一步步走向成熟,变成一个睿智的大人。陈根远校友说到,少年的大学时光应该是有梦想的时期,更是应该为了梦想而努力的时期。他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一格言。幼时对收藏的喜爱使他与考古相知相识,而与篆刻的邂逅更是为他未来的道路点亮了一盏明灯,当背着父亲亲手制作的印台步入山大校园的那一刻起,他便与这二者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中,他都把兴趣与专业结合在一起,不断成长,不断进步,并做出了一番成就——如今作为西安碑林博物馆的研究员,他出版了《陕西古代印章》、《印章鉴藏》等印章专书,真正实现了兴趣和职业的统一。篆刻的兴趣也促成了他对瓦当的研究,陈根远校友关于瓦当的著作《屋檐上的艺术——中国古代瓦当》是国内最早的瓦当通论性著作之一;《瓦当留真》则是第一部瓦当收藏类专书。虽然已毕业多年,但陈根远校友始终怀念着母校,牵挂着母校,他感谢母校教会了自己奋斗的真正意义。
这也让我们联想到了徐龙国校友,徐龙国校友同样对母校和学院的学习经历深表感念。如果说高中老师的影响,引发了他对考古的兴趣,那么在山大历史文化学院学习的经历,则让他坚定了为考古事业终生奋斗的决心。正是怀揣着对考古专业的初心,在学校时,他除了锻炼身体,余下大部分时光都泡在图书馆“啃”考古学的相关书籍;在工作时,他始终站在田野考古的第一线,坚信只有亲眼见到文物发掘时所处的环境,才能更好地了解它、研究它,他的研究成果也使这一信念得到了证实。而当学术追求与现实发生冲突时,他毅然决然地选择考博深造,这在现在的我们看来是十分困难的事,从研究生考博士已是不易,遑论从本科直接考博,更不必言在已离校数年,成家立业的背景下,这一切无疑成为了他果断行动的阻力和压力,但是徐龙国校友丝毫没有退缩。在博物馆的工作固然安逸,但他始终坚持认为有志男儿不该止步于此,应当具有敢于挑战不可能、为梦想执着追求的志向,他将目标定在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并为之而奋斗努力,经过种种曲折坎坷,最终达到了目标。校友们的励志言语和奋斗经历,令我们深有感触,也使我们不由得自我反思,我们现在的大学时光是否过的有意义?我们现在是否还坚持着最初的梦想?这同时也启迪着我们应该珍惜这段美好的学习时光,敢于为了梦想去挑战自己。我们应该努力奋斗,向优秀校友学习,不虚度美好而又珍贵的大学时光,积极做好一个学生应该做的本职工作
听到老一辈山大人,谈及在母校和学院学习的时光回忆时,我们心中不免充满了感动。他们的美好回忆使我们对学校和学院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感,在听到校友们的讲述时,学校的发展历程宛如一部部微电影,在我们的脑海中播放。当校友们提到文史楼、图书馆、小树林,这一个个熟悉的山大印象时,在他们的眼中我看到了他们对母校的纯真感情。母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早已成为他们内心深处难以割舍的情感,仔细体味这种对母校情结的归属感,思绪万千。
卿卿学子心,悠悠山大情。纵使离开母校多年,我们也难以忘却初入您怀抱时那种单纯而又美好的情感。诚挚的心语不足以表达我对您的热爱,但是我衷心地希望我的母校能够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繁荣。我们此次采访的陈根远校友赠予母校此番寄语,他讲道:“作为一个远离母校的学子,衷心地祝愿母校能够日益进步、日益成长。因为母校是我们坚强的后盾,母校强大,我们每一个毕业学子都会感到骄傲和光荣。”又诚如徐龙国校友在对母校的美好祝愿中说道:“现在高校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我们学校近几年来的进步很大,成果突出。我衷心地希望母校能够继续激流勇进,能够在全国名列前茅,我相信这是我们每一位在外学子的美好心愿。我相信我们的母校,在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和发展后,能够达到与世界一流大学比肩的层次和水平。母校的每一点进步,我们都为之自豪,而母校的进步发展也使得我们每一个在外学子挺直腰杆,继续努力,积极地为母校争光。”简单而又质朴的话语,代表了一个个山大毕业学子对母校的深厚感情,也体现了我们山大人“凡我在处,便是山大”的山大情怀。这种对母校的依依爱恋和怀念之情,值得我们每一个在校学子尊敬和学习。
我的山大我的家。一百一十八年里风雨兼程,回首过去,山东大学“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精神影响着一届届学子,而当学子们步入社会,他们又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山大精神,回报母校与社会。“凡我在处,便是山大;有你在时,那便是家。”哪怕已离校许久,山大依然是校友们的精神家园。在这次采访中,也正是因为山大精神,校友与我们紧密相连。哪怕你我素未谋面、互不相识,在母校的联结下,我们宛若亲人,山东大学的印记深深地刻在我们的心田。这次寻访优秀校友的经历,使我们受益良多。校友们的事迹为我们树立了优秀的榜样,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更要“传承山大精神,做励志山大人”,不忘初心,努力进取,奋发向上,做一名为学校增添光彩的山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