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校友网-新版
情缘山大

迟到的山大

发布日期:2009-03-24     作者:杨衍银     浏览次数:

1980年,在我33岁、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之际,我考入了山东大学经济系干部专修科。这是个不容易激动的年纪了。记得当领导通知我,以全省前几名的好成绩被山大录取时,心里挺平静,只是想:这迟到的机会来之不易,我要认真努力地学习,不断丰富提高自己,以适应工作需要。十多年后,1994年至1996年,我又在职学习山大国政学院科社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课程,并通过了考试。我们这代人受“文革”之苦,有点坎坷,在应该读书的年龄,大学停止招生,没有机会,只好工作后再去补学。因此,我把这篇小文章取名 《迟到的山大》,也是培养教育了我,使我终生受益的“我心中的山大”。

山大对我们这批学生十分重视,精心安排教学计划及课程并选派教授、副教授等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为我们授课。今天,我打开尘封多年的学习课本和笔记,也欣然翻开了一段美好的回忆。陈乃圣老师讲《资本论》,融会贯通,深入浅出,将这本难啃的“天书”讲得通俗易懂,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使我们加深了对《资本论》的理解。姜炳坤、蔺子荣、杨培德、毛永林老师教《政治经济学》,分别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部分,由远及近,由表及里,娓娓道来,这种系统的学习研究,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许学圣老师讲《哲学》,联系实际,妙趣横生,使我们感到深奥的哲学就在工作、学习之中。孟祥才老师讲《中国历史》,引人入胜,他简明深刻地讲述历史长河中王朝的兴衰、风起云涌及经验教训,我们都很爱听。张金珂老师讲《高等数学》,真是难为他了。我们这些人学习基础优劣不等,有的基础好,学起来容易些;有的“三角函数”都没学过,就上《微积分》课,学《概率》,困难很大。可张老师尽心尽力,诲人不倦,竟让全班同学都通过了考试。常健、巩立泽、栾曙生、姜亦纯、刘洪钟、肖德祥等老师讲授的《工业企业统计学》、《会计学》、《国民经济计划学》、《工业企业管理》、《工业经济管理》等课,都很出色,在实际工作中很有用。一些在宏观经济、微观经济中经常遇到又不甚明白的问题,通过学习,茅塞顿开。还有请北京大学高承德教授、王教授讲授的《经济法》、《物价法》,复旦大学洪教授的“西欧经济”讲座,庄德钧等教授的《世界经济史》、《美国历史与经济》、《加拿大历史与经济》等讲座也十分精彩。现在回过头来看,设置这些课程很有必要,并可根据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新情况补充完善内容,有的还可加重些分量。

还有在职研究生的那段学习,那是在“6·4”风波之后,前苏联解体,东欧骤变,社会主义的红旗还能打多久?一时社会上出现了一股信仰危机。带着一些问题和困惑,我认真学习科社专业的主要课程。《资本论和科社》、《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史》、《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当代国际共运》、《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等教材和课程,既有深厚的理论,又有很强的针对性。学习中将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认真研究与思索,感到解渴又管用。通过学习,使我加深了对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解,进一步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让我感动的是,学习期间,我遭遇了一次车祸,在养伤、行动不便时,赵明义、胡瑾、王韶兴老师利用休息时间到北京给我授课、辅导。他们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教学,不仅使我在学业上受益,也使我在思想上受到很大的教育。

回忆山大,不能不讲到我们这班学生。由工作岗位到学校,由领导到学生,是一个转变。开始学校也有些担心:这些人能否安下心来学习?实践证明,我们这批学生都能勤奋地学习,自觉地遵守学校纪律。每当想到同学们的刻苦,都使我感叹不已。许红同学经常学习到深夜,为了不影响别人休息,就用被子将床头灯 蒙着,在第二学年期终复习时因过于劳累,突然满脸浮肿,但仍坚持参加完考试。马向东同学有头痛的毛病,一次我们去他宿舍,看到他满头扎着针灸在整理课堂笔记。王明培同学患有胃病,常看见他课堂上用手捂着胸口,可他从没因此请假缺课,毕业几年后,他就因胃癌去世,呜呼,我的好同学!我自己也同样刻苦,虽然学校离家不足两小时路程,但星期天很少回去,总觉得想学的东西太多,时间又不够用。一次国庆节放假回家,看到女儿因病住院,不满两岁的儿子不慎摔断锁骨绑着绷带,孩子的奶奶、爸爸说怕影响我学习没有告诉我。看着孩子那稚嫩期盼的脸和辛苦又明理的老人,只觉得鼻子一酸,眼泪就止不住地流。同学们都有一些特殊情况和困难,但都自行克服。我们感到,学习是自己强烈的需要和愿望,因此都特别珍惜和认真,都抓紧时间,如饥似渴地学。

在共同的教学中,我们和学校、老师、同学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友谊,校领导很重视我们,常找我们谈心。经济系总支副书记兼干部专修科政治辅导员魏敬民老师做了大量思想工作,对我们很是爱护和关心。班里的同学们团结友爱,互帮互学,是一个温馨又有活力的集体。与本科的同学虽接触不多,但也有一种自然的校友情谊。想到此,有必要提及一事。有一次,学校组织“五四”青年论文评选,魏书记要我代表干修班提交一篇,还居然得了优秀论文奖,但我觉得,由于时间仓促,未能好好修改,那篇文章不论是理论上还是文采上都不够优秀。让人难忘的是,当我向全系同学们报告这篇拙文时,场内鸦雀无声,看着那一双双青春明亮的眼睛望着我,我从心理感到了一种沟通、鼓励、相互理解和欣赏。这可能就是校友情结吧。

学校的通知中要求写业绩,对此我有点为难。要说没业绩吧,怎么能在这样的岗位上?要说有吧,又理不出来。我认为,工作中,我尽力了,但这是应该的,取得的成绩不是我一个人的,我应该做得更多更好。“邑有流亡愧俸钱”,“静卧横听潇潇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等名言经常鞭策着我,对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感到自己差得很远很远,我肩负着人民的希望,努力、努力、再努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能报答党、报答国家、报答人民,也报答培养我的山大。

山大百年华诞值得庆贺。我不懂教育,没有什么高见,只有点感受。经济日趋全球化,中国即将加入WTO,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对教育的需求,除坚实的基础教育、各类专业研究外,急需各层次特别是高层次与国际接轨的实用人才。与时俱进,根据国家和社会需要培养人才,既是办学的宗旨,也是学校发展的活力所在。

衷心祝愿百年山大在新世纪焕发新的青春,成为一流大学,取得更加灿烂、辉煌的业绩!青岛火种撒遍苏鲁豫皖


上一篇:青岛火种撒遍苏鲁豫皖
下一篇:文学院82级聚会感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