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大中文系56级同学聚会上,原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幽默地说,自己的专业本来是很高雅的,没想到却一辈子在钱眼里“翻跟斗”
接受采访时,原财政部部长项怀诚脸上一直挂着微笑而且有问必答,即使是普通学生想合影或签名都不拒绝,代表同学发言时,谦虚地说自己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中文系学生……在17日的山大中文系56级的同学聚会上,71岁的项怀诚在记者面前是一个和蔼可亲的长者 ,而当年,他是班里最小的学生。
“我可是慕名来山大上学的!”项老说,1956年他高中毕业就选择了山东大学,因为山东大学中文系十分有名,校长、教授都是非常强的,《文史哲》杂志在文化艺术领域也有很高的知名度。
他回忆说,1956年进入山大时,正逢山大历史上值得怀念的一个黄金时代。那时候的山大以文史见长:中文系有冯、陆、高、萧(冯沅君、陆侃如、高亨、萧涤非),历史系是“八马同槽”(杨向奎、赵俪生、陈同燮、黄云眉、郑鹤声、童书业、张维华、王仲荦)。老师中有许多大师级的人物,他们那种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在无形之中感染着他、塑造着他,在他身上打下了“山大人”的烙印,使自己受益终生。
“从事财政工作是组织决定的!我一生学无专长,如果说有什么优点的话,那就是做事认真。而这种信仰和品格,很大程度上是由山东大学培养的!”项老说,自己是1963年到财政部报到上班的。在《我亲爱的新山大》一书中,他说:“母校让我作为校友代表讲几句话,实在愧不敢当,因为我是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的一个‘不务正业’的学生。”
项老幽默地说,自己的专业本来是很高雅的,富有翰墨的芬芳,可自己却一辈子在钱眼里翻跟斗,和孔方兄打交道,翰墨香是没有了,铜臭味倒有了一点!回到母校,他想对教育过自己的师长,与自己一起学习过的同学以及山大所有的朋友们说:“非常感激母校对我的培养,山大对我们的培养不仅是专业上的,更是人格和素质上的。”
“这次回到母校,总是怀念母校教师们做学问的态度,怀念他们的人文境界!”项老说,当时中文系冯、陆、高、萧等教授都是自己的授业老师,他们不仅治学严谨、学识渊博,那种拼搏奋斗、朴素厚重的文风更是极大地影响了他和同学们。
“那么著名的教授,每天和我们一起在学生食堂排队打饭,他们没有饭盒,用的都是旧罐头盒!”项老对记者说,每次回母校都有一种特别怀念的心情,怀念上学时的环境、老师、同学。
项老说,他上大学的时候,校园里流行着这样一首歌,叫《我爱我的新山大》。这首歌并非出自名家之手,而是中文系56级中国同学和越南留学生共同创作的。多少年来,这首歌一直埋藏在他的心底。